2019年10月20日,晚上7时许,辽宁省大连市,沙河口区鹏程街西苑花园附近。
痛彻心扉的哭泣声,打破了小区夜晚的宁静。
一个名叫琪琪的10岁女孩,在下午放学回家途中突然失踪,她的父母找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,都没有发现其身影。
直到晚上七点多,人们才在小区附近的灌木丛中,两个装满砖头碎瓦的垃圾袋下,找到了琪琪的遗体,而案发现场的惨烈状况,更是令众人纷纷不忍直视。
这就是震惊全国的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。
琪琪(化名)
经法医鉴定,琪琪生前曾遭到了惨无人道的折磨,她的身上不仅存在7处刀伤,而且从头部到胸前均出现了大小不一的伤口,脸上还有被打留下的淤青。
除此之外,她身上的衣服也十分凌乱。
如此恶劣的凶杀案,很快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就在人们对琪琪的遇害感到悲痛和惋惜时,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了:警方已经找到犯罪嫌疑人,并将其缉拿归案。
杀害琪琪的凶手不是别人,正是和她同住一个小区的男孩——时年13岁的蔡军(化名)。
左琪琪,右蔡军
如今,这起案件已经过去了3年,蔡军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,然而,当我们再度回看此案,却不难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种种罪恶。
这场轰动一时的凶杀案,远比我们想得更加恶劣。
相似的家庭,截然不同的教育
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舆论,其中有四个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就是受害者与施害者双方的家庭教育。
常言道:“原生家庭的环境,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三观;父母教育的好坏,则决定着孩子的品行。”
而在这起案件中,涉事双方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,更是将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2009年5月,琪琪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一个经商家庭。
她们一家人自2007年开始就入住在西苑花园小区,父亲王久章和母亲贺美玲在小区内租赁了一间门面房,开办了“好运来蔬菜水果店”。
据悉,王久章夫妇平日里为人谦和老实,与街坊邻居相处和睦,所贩卖的蔬菜水果质量也非常好,深受小区居民们的好评。
同样受到人们好评的,还有年幼的琪琪,作为家里老幺的她,虽然不如自家蔬果店那么有名,但在小区里也是个有口皆碑的孩子。
而她的名气,大部分都来自其优秀的品行。
琪琪出生后,家里人并没有因为她排行最小就对其百般溺爱,恰恰相反,从生活起居到待人处事,父母对她的教育都是十分严厉。
良好的家庭教育,让琪琪养成了懂事礼貌的性格,本就长相可爱的她,更是因此深受街坊邻居的喜爱,堪称小区里的“名人”。
同为小区“名人”的,还有与其住在同一栋楼的蔡军,只不过和琪琪的有口皆碑不同,他的名气更像是一种臭名昭著。
据悉,蔡军生于2006年1月,和琪琪的家庭相似,他的父母也是以经商为生。
父亲蔡维伟原籍辽宁省瓦房店市人,经营着一家烧烤店(一说做做海鲜生意),母亲庄献杰则是在做干货生意。
事实上,蔡、王两家虽然同住一个小区乃至同一栋楼,但彼此之间并无私交,关系只能算是一般,两家人唯一打交道比较频繁的,就是蔡维伟会经常到王久章夫妇的蔬果店买葱。
老话说:“一种米养千种人”,这句话用来形容蔡、王两家再合适不过。
尽管两家人都是以经商为生,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是天差地别。
作为家里的独生子,蔡军出生后,家里人对他极为宠溺,即便是其犯错了也舍不得打骂,除此之外,父母对他也是有求必应,堪称“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心怕掉了”。
在原生家庭的盲目溺爱下,蔡军逐渐养成了肆意妄为的性格,拥有良好家庭条件的他,非但没有好好读书,反而以欺凌身边的同龄人为豪,而他所依仗的,正是其蛮不讲理的父母。
面对小区居民对蔡军的多次投诉,蔡维伟夫妇不仅没有训斥儿子,甚至还对前来投诉的居民破口大骂,说他们多管闲事。
父母的无理护犊,让蔡军做起坏事来越发肆无忌惮,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,他所犯下的恶行也愈发严重。
不折不扣地说,在西苑花园小区的居民心中,蔡军就是臭名昭著的“混世魔王”。
那场震惊全国的重案,正是他精心策划酿成的。
斑斑劣迹的前科,突然失踪
人们对蔡军愤怒不已的第二个原因,则是源于他的恶贯满盈。
更准确地说,是他罄竹难书的累累前科。
蔡军被警方逮捕之后,有记者赶到西苑花园小区进行采访,试图找出其行凶原因。
然而,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看似单纯无知的他,实则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色魔”。
警方的调查资料中显示:直至案发之前,就已经有三名女性向派出所报案,称蔡军对她们进行跟踪尾随,以及目的明显的性骚扰。
知情人透露
这还仅仅是警方接到报案的人数,而据小区的多位年轻女性所述,她们都有过被蔡军跟踪的经历,其中部分受害者还遭到其动手动脚。
但每一次出现这种事,蔡军的父亲都会蛮横地维护儿子,认为他不是这种人,甚至还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。
虽然警方也想过对蔡军进行惩罚,但碍于他的未成年人身份,只能让父母对其严加教育,就蔡维伟夫妇对儿子的溺爱程度来看,别说教育了,估计连责骂都没替过半句。
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包庇,蔡军才会越发肆意妄为,一步步化身成“恶魔”。
据悉,事发当天正值周末,下午一点左右,琪琪和往常一样到美术班上课,该美术班位于小区附近,步行大约15分钟就能到,下午3点准时放学。
琪琪平日里上下学,都是由母亲贺美玲负责接送,但事发当天恰逢贺美玲身体不适,在家休息时错过了闹钟,等到她醒过来时已经是下午3点了。
没一会儿,贺美玲就接到了丈夫王久章的来电,询问琪琪有没有回家,看着空荡荡的家里,她瞬间意识到不对劲。
本该早就回到家里的女儿,如今却迟迟不见人影。
贺美玲和王久章慌了,夫妻俩当即在小区内四处寻找琪琪的下落,一番搜寻无果之后,两人又来到琪琪平时上下学的路上寻找,却始终找不到女儿。
无奈之下,贺美玲和丈夫只好在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,同时查看小区的监控。
监控视频显示,琪琪当天下午放学后,的确独自走回家,但她在进入小区不久之后,却突然不见了踪影。
由于监控没有覆盖整个小区,夫妻俩只能发动街坊邻居,让众人一起帮忙寻找。
令人感到细思极恐的是,在寻找琪琪的过程中,贺美玲曾遇到过蔡军,蔡军还主动开口问她
:“阿姨,你女儿找到了吗?”
彼时,贺美玲怎么也想不到,眼前这个一脸淡然的男孩,竟然是琪琪失踪的始作俑者。
她更没有想到,自己苦寻无果的女儿,此刻却被蔡军藏在了家中。
恶行满满、善于伪装、狡诈……可以说,人们对“恶魔”的负面印象,在他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案发现场
伴随着警方人员对该案的深入调查,蔡军所犯下的诸多恶行也逐渐浮出水面。
年仅13岁的他,其狠毒程度远比我们想得更加骇人听闻。
残忍的犯罪手段,骇人听闻
作为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的凶手,蔡军在该案中的恶劣程度,堪称超乎众人的想象。
毫不夸张地说,他的狠毒行为,用“恶魔”二字都不足以概括。
据蔡军交代,事发当天下午3点22分,他在小区中遇到了放学归来的琪琪。
见对方独自一人,他顿时“恶向胆边生”,将琪琪哄骗到自己家中,并企图与其发生性关系。
期间,琪琪拼尽全力反抗,挣扎着想要离开,但蔡军怎可能就此善罢甘休,丧心病狂的他,当即对琪琪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折磨。
法医鉴定认为,琪琪的死亡时间为下午3点28分,也就是说,从她被蔡军骗到家中直至不幸遇害,期间仅过去了6分钟。
据知情人透露,在案发现场,琪琪的遗体呈现挣扎状;身体均有多处伤痕。
从上述的这些情况就可以看出,她生前遭到了何等残酷的折磨。
然而,蔡军的恶行到这里并没有结束,担心事情败露的他,又手持水果刀朝琪琪狠狠刺去,致其失血过多身亡。
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,琪琪的身上共有7处刀伤,其中一处为致命伤。
将琪琪残忍杀害后,蔡军又在短短半个小时内,迅速对家里进行清理,并将尸体抛至小区附近的灌木丛中。
说到这,或许会有不少读者感到奇怪:
“一个13岁的孩子,为何能够独自完成这一切?”
事实上,蔡军虽然时年只有13岁,但身体却非常强壮,比起一些成年人也丝毫不逊色。
他的身高将近170厘米,体重约140斤,从远处看,就像一个发育良好的成年人。
比起残忍的作案手段,更令人感到细思极恐的,是蔡军缜密狠毒的心思。
这起案件的起因,看似是他的一时冲动,但实则却是其精心策划的。
据悉,事发当天下午3点前,蔡军曾来到王久章的蔬果店,询问琪琪去哪了。
随后,他从王久章的口中得知,琪琪到美术班上课,而且还是独自一人。
或许,从那一刻开始,蔡军心中就已经产生了实施犯罪的想法,这也能够解释清楚,他为何会那么“碰巧”,刚好遇到放学回家的琪琪。
除此之外,在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,蔡军又“无意间”碰到正在寻找女儿的王久章夫妇,并询问他们是否找到琪琪。
他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恶行是否已经被发现。
琪琪的遗体被发现后,蔡军再次出现在了围观的人群中,看着眼前被自己残忍杀害的女孩,他甚至冷冰冰地说道:
“真的死了啊?”
提前蓄谋、杀人抛尸、伪装无辜,蔡军在这起案件中所犯下的一系列恶行,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,狠狠压在了琪琪的父母身上。
正如贺美玲所说的:
“那个恶魔不仅杀了琪琪,他把我们一家人都杀了。”
截然相反的画面,为恶底气
悲剧之下,是截然相反的两幅画面。
在许多人看来,蔡军不管多么品行败坏,都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,做出如此恶行的他,心中多少都会害怕和忏悔。
但事实却与人们所想的完全不同。
行凶杀人之后的蔡军,不仅没有丝毫悔悟,甚至想尽办法企图洗刷自己的嫌疑。
他在学校的班级群中,发布所住小区发生命案的消息,并谎称自己不小心将带有自身血液的纸巾,扔到了案发现场附近。
在班级群中,蔡军一边小心翼翼地询问同学,纸巾被警方发现后可能产生的后果,一边又不断地大放厥词,声称自己根本没有行凶,警察再怎样也不可能将他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。
最后,他甚至狂妄地说道:
“就算警察把我抓了又怎样,我才13岁,又不满14岁。”
是的,这正是蔡军犯下这起案件的底气。
早在行凶之前,他就已经笃定了,即便自己被警方抓住,也能凭借“未满14周岁”这一条件,减轻受到的惩罚。
蔡军的聊天记录
案发当晚11点多,当地警方凭借着诸多线索,确定了蔡军就是犯罪嫌疑人,并将他逮捕归案。
面对警方人员的审问,蔡军不仅一五一十地坦白了自己恶行,而且还详细讲述了他残害琪琪的整个过程。
但即便到了这一刻,他的言语中依旧充满了冰冷,仿佛置身事外般高高在上,全然没有半点忏悔和害怕。
有道是:“生而为人,应当善良。”
但在蔡军的身上,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有凶狠歹毒和毫无人性,这也是人们对其愤怒不已的第三个原因。
而就在他嚣张得意的同时,作为受害者家属的王家人,却陷入了绝望的深渊。
作案凶器
自从琪琪出事后,平日里乐观勤劳的王久章夫妇,就像被抽光了所有的精气神,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。
为了全力给女儿讨回公道,夫妻俩毅然关掉了家里的蔬果店,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的他们,只能靠积蓄勉强维持生活。
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家里尚有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,年少的儿子还在读初中,各种眼花缭乱的开销,重重地压在琪琪的父母身上,让这对痛失女儿的夫妻越发崩溃。
蔡军所犯下的罪行,宛如一滩深不见底的湖水,将受害者家属牢牢地困在其中,当凶手还在洋洋得意地“炫耀”自己的恶行时,他们却只能活在窒息和绝望之中。
相比于物质上的拮据,更让王家人感到绝望的,是精神上无法愈合的伤口。
支离破碎的家庭,复仇之火
伊壁鸠鲁曾说:“死不是死者的不幸,而是生者的不幸。”
逝者以往,但活着的人却只能无助地默默承受悲剧所带来的一系列沉重现实。
琪琪遇害后,她的爷爷奶奶整日以泪洗面,几乎哭成了泪人,原本活泼开朗的哥哥,也因为妹妹的离世变得郁郁寡欢、无心学习。
而对于琪琪的父母而言,失去女儿后的生活,更是再无幸福可言。
丧女之悲,让身为父亲的王久章痛苦不已,但作为一家之主的他,却需要故作坚强地安慰崩溃的妻子和儿子。
哪怕心中的悲痛不断将其淹没,他也没有办法说出来。
短短几个月,王久章就长出了许多白发,以往烟酒不沾的他,如今却要靠这两样东西压抑心中的痛苦。
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王久章就会孤独且落寞地坐在客厅沙发上,回忆着与女儿的点点滴滴。
他的手机里,至今仍保存着数百张关于琪琪的照片,这些昔日美好的证明,如今却变成锋利的刀刃,刺在了王久章的心头。
可即便如此,他也舍不得删掉任何一张有关女儿的照片。
亲戚朋友也曾劝王久章,让他将心中的悲痛说出来,最起码能好受些,但这些悲喜并不相通的劝解,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叹息。
他能怎么说?
说自己没有早点看清蔡军的真面目,导致对方有机可乘;还是说自己身为父亲,却没能保护好女儿,让其惨遭“恶魔”的毒手?
自责的叹息,就像宽广无垠的夜色,压在王久章的身上,让他愈发沉默寡言。
同样走不出“丧女之痛”的,还有琪琪的母亲贺美玲。
贺美玲
自从女儿去世后,她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,常常连吃饭都忘记了,别人上一秒刚和她说的事,她转头就全忘了。
小区附近的灌木丛,成了贺美玲的“第二个家”,不论刮风下雨,她每天都会到案发现场陪琪琪“说说话”。
贺美玲说:
“我虽然看不见她,但我觉得她能听得到。”
这是一位母亲在失去女儿之后,最后一点自欺欺人的心理寄托。
哪怕明知女儿已经离自己而去,但为了心里好受一点,她依旧倔强地强迫自己,去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灵魂和来生。
贺美玲在琪琪的遗像前,摆满了孩子生前最喜欢吃的零食,还把女儿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,每一件物品都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以前的样子。
用她的话来说:
“这些东西上面,有琪琪的味道。”
日益沉重的思念压在贺美玲身上,让她本就瘦弱的身躯变得越发削瘦,在这种被悲伤所笼罩的生活中,支撑她走下去的,正是为女儿“复仇”的执着。
当所有的希望全都破灭时,她想要的就是希望蔡军能以命抵命。
复杂的案件,令人愤怒
从2019年10月20日案发,到2020年8月10日法庭作出宣判,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历经了295天。
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,“蔡军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”,成为了这起案件的关键点。
站在受害者家属的角度来看,王家人自然是希望蔡军受到严惩,甚至是“偿命”。
怀着相同观点的,还有许多被其恶劣作案手段震惊的网友。
根据我国刑法规定,“故意杀人罪”情节严重的,最高量刑可判处死刑,而最低量刑也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从蔡军的行凶动机、作案手段来看,这无疑是一起性质恶劣的杀人案,且受害者还是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。
倘若按照正常的刑法去量刑,他至少也得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但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说的,这毕竟不是一起“正常”的刑事案件,蔡军被警察逮捕时,他的实际年龄尚未满14周岁,而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最小为14岁。
简单来说就是,不满14周岁的人,不管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,都不负刑事责任。
鉴于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的性质极为恶劣,因此彼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,法院可能对蔡军做出“特殊”判决,即便因为他的年纪原因,无法对其重判,至少也会超过正常水平。
但天不遂人愿,这起案件的特殊性,远比我们想得更加复杂。
2020年5月9日,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,由于此案涉及未成年人隐私,因此并未进行公开审理。
让人们感到愤怒的是,开庭当日,被告人及其家属竟无一人出庭,更没有委托任何代理人,面对蔡军所犯下的恶行,他的父母甚至连见王家人一面都不愿意。
女儿尸骨未寒,凶手一家人却俨然当成无事发生,这残酷的一幕,让贺美玲不由得崩溃大哭,她悲愤地说道:
“他们太没有人性了,我孩子死了,他们现在都没到场,连最基本的道歉都没有。”
比失去女儿更令王久章夫妇感到绝望的,是凶手及其家属对自己所犯恶行的视若无睹,这对无助的夫妻,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法律上。
庭审期间,王家人悲愤不已地提出了自己的诉求,要求蔡军及其家属赔偿128万元,并对蔡军进行严惩。
考虑到蔡军未满14周岁,很可能出现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,因此贺美玲还提出了追究蔡维伟夫妇,在这起案件中相应的刑事责任。
而她提出这一要求的根据,就是“蔡军不可能独自处理凶杀现场,他的父母很可能是其帮凶”。
但警方调查后发现,蔡军实施犯罪期间,蔡维伟夫妇均有不在场证明,因此他们并未存在犯罪嫌疑。
最终,法院驳回了王家人的这一诉求。
小区居民自发祭奠琪琪
那么,这起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究竟如何。
面对自家儿子犯下的滔天罪行,蔡维伟夫妇又是怎样的态度。
“最严厉的判决”,无法接受
2020年8月10月,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对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做出了最终判决。
其中,法院判处被告方赔偿受害者家属1286024元,并向他们公开赔礼道歉,而蔡军由于未满14周岁,因此被判处管教3年。
判决结果出来后,不仅外界对此议论纷纷,而且王久章夫妇也表示无法接受,毕竟和琪琪逝去的生命相比,蔡军仅被管教3年的惩罚,看起来着实有些过轻。
对此,法院人员也表示:
“这已经是现行法律下,所能够对蔡军做出的,最为严厉的判决了。”
虽然法院宣告了最终的审判结果,但这起案件却并未到此结束。
判决书下来后,蔡维伟夫妇拒绝了法院的要求,他们不仅拒绝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赔偿,而且连公开赔礼道歉也不愿意。
事实上,从一开始,蔡维伟夫妇的态度就极为恶劣,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的冷漠。
案发后,蔡军当天晚上被警察逮捕,而他的父母却在第二天就搬离了小区,销声匿迹,再也没有回来过。
他们明明有成千上万次向琪琪的家人忏悔道歉、请求原谅的机会,却一次面都没露过、一分钱都没赔过、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说过。
但凡有点良知的人,面对自己儿子犯下的恶行,都会为其感到愧疚和忏悔,乃至想尽办法弥补受害者家属。
但蔡维伟夫妇非但没有这样做,甚至还挖空心思试图逃避法院的判决。
他们的恶劣行为,正是人们对这起案件为之愤怒的第四个原因。
或许,真就应了那句老话:“有其父必有其子,有其子往往也必有其父。”
蔡维伟夫妇天真地以为,只要拒绝法院的要求,王家人就拿他们没办法。殊不知,他们这般丧心病狂的行为,只会让自己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2020年10月9日,蔡维伟夫妇由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对琪琪的家属进行赔偿和道歉,最终被警方刑事拘留15日。
直到法律的制裁降临,蔡军的父母这才有所悔悟,于同年11月6日在《大连日报》上,公开向受害者家属道歉。
与此同时,他们名下的房产也被强制拍卖,所得款项用于对琪琪的家人进行赔偿。
2021年7月28日,在案发的664天之后,琪琪的遗体最终得以火化,而蔡维伟夫妇名下的房产由于数次流拍,只能以转让的方式过户给贺美玲。
至此,震惊全国的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,算是彻底落下了帷幕。
但这起案件给受害者家属、以及社会各界所带来的影响和反思,却仍在继续。
难辞其咎的责任,反思与进步
尽管从法律上讲,蔡军所犯下的恶行,与他的父母并无关系。
但从为人父母的角度,蔡维伟夫妇真的没有错吗?
常言道:“子不教,父之过。”
每一个孩子,生来都如同白纸般纯洁,而原生家庭教育的好坏,往往影响他们的品行。
纵观蔡军斑斑劣迹的人生,我们不难发现,他之所以会走向为恶的道路,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有关。
蔡维伟夫妇对蔡军毫无底线的溺爱,正是导致其形成扭曲性格的关键原因。
从这一点来说,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的产生,他们有着难辞其咎的责任。
而这场悲剧的发生,除了让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,同时也让社会各界将目光投向了“青少年犯罪”这一问题。
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的孩子呈现出“低年龄,高心智”的状态,针对这一情况的产生,相关法律也需要进行修改。
在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的推动下,2020年12月26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(十一)和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。
其中就包括了未成年人的刑责年龄将至12岁、12岁至14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不再免除刑事责任。
新法律的出台,或许不能改变“大连10岁女孩遇害案”的结果,因为法律遵循“不溯及既往”的原则。
但至少能够保证,今后所有的“蔡军”,都无法逃避法律的严厉制裁。
逝者以往,活着的人应该继续向前看,祝愿琪琪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阴霾,重拾昔日的幸福生活。
也希望蔡军能够在管教所中洗心革面、重新做人,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为自己曾经犯下的恶行赎罪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